鼎翔源簡介
編輯湖南鼎翔源農牧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0月,注冊資金1000萬元,下轄桃源縣陬市鎮官志剛家庭農場,公司位于桃源縣楓樹維吾爾族回族鄉維回新村宜居小區前排3號門面,臨近桃源縣楓林花海旅游風景區,相距桃源縣城19公里,距離常德市15公里,交通方便。公司是集種植、養殖、加工、銷售于一體的現代農業創新型實體企業,系常德市農學會、常德市老科協農業分會副會長單位?,F有員工12人,其中管理骨干5人,聘請專職農藝師1人、技師1人,其他員工5人;有兼職專家團隊10人(研究員、教授、高級農藝師),聘請兼職農業技術顧問2人(研究員、高級農藝師)。公司現有各種農機具8臺,新建400立方冷凍冷藏庫一個,固定資產總值為318萬元。公司主要是以生態優質水稻(富硒)、雜交油菜(富硒)、綠色蔬菜種植為主,其中稻鴨生態優質水稻面積900畝,生態雜交油菜面積300畝,生態綠色蔬菜面積100畝,養谷鴨1000只,養良種山羊100只;20畝水面養魚3.9萬尾,預計農牧業年總產值達350萬元。
在各級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,在農牧業專家的科技指導和幫助下,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,在堅持產業扶貧,科技助農,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和企業增效的前提下,力爭三年內種植基地面積達一萬畝,養殖年產值達380萬元,農牧業年總產值達2180萬元,計劃申報國家專利20項,力爭授權15項;申報制定省級地方標準6項(含團體標準);申報國家綠色食品標志;創造條件,力爭申報成為常德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;將家庭農場升級為省級標準。
公司理念
編輯鼎翔源組織架構
編輯政策支持
編輯《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第三部分十七條發展富民鄉村產業》: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,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,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,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。加快建設國家、省、市、縣現代農業產業園,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,辦好農村“雙創”基地。重點培育家庭農場、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,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,通過訂單農業、入股分紅、托管服務等方式,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。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,加強綠色食品、有機農產品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管理,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,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。有效開發農村市場,擴大電子商務進農村覆蓋面,支持供銷合作社、郵政快遞企業等延伸鄉
村物流服務網絡,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,推動農產品進城、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。強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監管,建立健全追溯體系,確保人民群眾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引導和鼓勵工商資本下鄉,切實保護好企業家合法權益。制定農業及相關產業統計分類并加強統計核算,全面準確反映農業生產、加工、物流、營銷、服務等全產業鏈價值。
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》:鄉村振興,產業興旺是重點。必須堅持質量興農、綠色興農,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、生產體系、經營體系,提高農業創新力、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,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。
(一)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戰略,嚴守耕地紅線,確保國家糧食安全,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全面落實xxx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,加快劃定和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、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,完善支持政策。大規模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,穩步提升耕地質量,強化監督考核和地方政府責任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,提高抗旱防洪除澇能力。實施國家農業節水行動,加快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,推進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達標提質,建設一批重大高效節水灌溉工程。加快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,加強面向全行業的科技創新基地建設。深化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改革。加快發展現代農作物、畜禽、水產、林木種業,提升自主創新能力。高標準建設國家南繁育種基地。推進我國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,加強科研機構、設備制造企業聯合攻關,進一步提高大宗農作物機械國產化水平,加快研發經濟作物、養殖業、丘陵山區農林機械,發展高端農機裝備制造。優化農業從業者結構,加快建設知識型、技能型、創新型農業經營者隊伍。大力發展數字農業,實施智慧農業林業水利工程,推進物聯網試驗示范和遙感技術應用。
(二)實施質量興農戰略。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,建立健全質量興農評價體系、政策體系、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。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、優質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,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,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。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,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、農業科技園。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,推行標準化生產,培育農產品品牌,保護地理標志農產品,打造一村一品、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。加快發展現代高效林業,實施興林富民行動,推進森林生態標志產品建設工程。加強植物病蟲害、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。優化養殖業空間布局,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健康養殖,做大做強民族奶業。統籌海洋漁業資源開發,科學布局近遠海養殖和遠洋漁業,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。建立產學研融合的農業科技創新聯盟,加強農業綠色生態、提質增效技術研發應用。切實發揮農墾在質量興農中的帶動引領作用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,完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體系,加強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,健全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體制,重點提高基層監管能力。
(三)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。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,延長產業鏈、提升價值鏈、完善利益鏈,通過保底分紅、股份合作、利潤返還等多種形式,讓農民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值收益。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,鼓勵企業兼并重組,淘汰落后產能,支持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。重點解決農產品銷售中的突出問題,加強農產品產后分級、包裝、營銷,建設現代化農產品冷鏈倉儲物流體系,打造農產品銷售公共服務平臺,支持供銷、郵政及各類企業把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,健全農產品產銷穩定銜接機制,大力建設具有廣泛性的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,鼓勵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產業模式,深入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,加快推進農村流通現代化。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,建設一批設施完備、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、森林人家、康養基地、鄉村民宿、特色小鎮。對利用閑置農房發展民宿、養老等項目,研究出臺消防、特種行業經營等領域便利市場準入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管理辦法。發展鄉村共享經濟、創意農業、特色文化產業。
專家團隊
編輯技術顧問
編輯顏送貴:研究員,桃源縣富硒產品研究所所長,系湖南省科普作家,中國科學家協會會員、中國富硒聯盟理事、湖南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咨詢服務團專家。
完成科研、推廣項目21項,獲獎17項;近年獲省、市級富硒科研成果六項;申請國家發明專利5項,其中已授權4項?!陡晃鎏鹚丶捌渲苽浞椒ā穼@?009年9月獲香港國際專利發明博覽會金獎;《一種鉻鋅硒肥的產生及使用方法》專利于2018年1月29日獲得湖南省專利三等獎。 完成了23類富硒農產品產業化生產的全部前期工作,同時還與鄧正春、劉茂秋研究員起草了《富硒水稻》等64個生產技術規程,由湖南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發布成為湖南省地方標準;參與制定了湖南省團體標準《富硒農產品硒含量要求》1項,現已公布實施;主持制定了2項常德市地方標準。
多年來發表論文91篇;編寫錄制科教片16部。先后被評為“桃源縣拔尖人才”、“桃源縣科技之星”、“常德市老科協科技之星”、“常德市勞動模范”;獲“桃源縣科技人才獎”;“湖南省老年科技精英”、“全國科普惠農興村帶頭人”、“中國富硒行業十大杰出貢獻獎”、“全國富硒食品研發杰出貢獻獎”、“中國科技先進工作者獎”。
江克平:高級農藝師,桃源縣富硒產品研究所副所長,桃源縣老科協農村實用技術講師團團長,常德市老科協專家組專家,湖南省富硒生態農業產業協會咨詢團專家。
多年來,在各類報刊雜志上發表論文、科普文章130多篇;榮獲湖南省富硒研發推廣突出貢獻獎,湖南省老科協“優秀工作者”、“先進科普工作者”、常德市老科協“老科技精英”、“奉獻之星”,桃源縣老科協“老科技功臣”等殊榮。并獲得市、縣科技成果獎,農業豐收獎27次。
內容由匿名用戶提供,本內容不代表www.xxfiber.com立場,內容投訴舉報請聯系www.xxfiber.com客服。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xxfiber.com/114490/